2015年5月4日 星期一

"蜂仔"叮絲瓜
絲瓜被害處呈流膠現象

瓜石纍纍的絲瓜田,在不少幼嫩絲瓜表面都可以發現孔洞及流膠現象,農民說:「那是被蜂仔叮的啦。」奇怪,蜜蜂不是授粉昆蟲嗎,什麼時候轉行危害瓜果啊?

其實,此蜂非彼蜂,會危害瓜類幼嫩果實的害蟲是大名鼎鼎的瓜實蠅。瓜實蠅的雌成蟲將產卵管刺入幼嫩組織,在表皮下層產下數粒呈叢的卵,被害瓜果的被害處呈流膠現象。待幼蟲孵化後,以特化成骨片的口鈎來回戳刺,搗爛嫩果組織以吸食其汁液,導致受害瓜果腐爛失去商品價值。老熟幼蟲將頭部勾住尾端,以瞬間放開的彈力離開寄主植物,至土層尋找適合的化蛹棲所。羽化後的成蟲即具飛行能力,待性成熟後於夜間交尾,雌成蟲僅需交尾一次便可終生產下有效卵。

     
被害處剖面照---幼蟲搗碎組織
 
    
瓜實蠅雌成蟲---腹部末端為產卵管基節
    
瓜實蠅雄成蟲

絲瓜保衛戰 之攻防戰術


1.農業防治---瓜田採收後,進行翻犁配合淹水48小時,可淹死殘存於土壤的蛹。保持田間衛生,清除田間落果或被害果實,避免提供瓜實蠅繁殖的溫床。

2.物理防治---幼果期進行果實套袋,可有效阻絕瓜實蠅產卵危害。黃色噴膠黃色黏板懸掛於瓜田,可吸引瓜實蠅成蟲,但同時亦會吸引一些非標的昆蟲。

3.化學防治---食餌誘殺法,成蟲需攝取某些胺基酸以促進性器官成熟才得以交尾,可藉含毒的蛋白質水解物點噴於瓜田附近成蟲棲息處,吸引成蟲前來取食。滅雄技術,藉由誘引劑克蠅混合殺蟲劑,大量誘殺雄成蟲,降低與雌成蟲的交尾機會。瓜實蠅飛行能力強,藉由噴灑殺蟲劑的防治方式效果並不彰,多為干擾驅趕。

瓜實蠅飛行能力強,難以單藉由一種防治方式達到防治成果,可視各田間情況調整上述防治方式,整合成適當的綜合管理(IPM),提升防治成效,增加收益。

2015年4月15日 星期三

主要種植方式





絲瓜生育期長,子蔓又多,為避免莖葉過於茂盛不易著果,可採下列的行株距。


種植方式
種植距離
說明
匍地式
畦寬 5 6 公尺,株距約 1.2 公尺
一畦種二行,畦面可鋪稻草。
隧道棚架式
畦寬 5 6 公尺,架高 1.8 2 公尺
一般採雙行植,材料可以用竹子、鐵條或錏管。
水平棚架式
單行植畦寬 2 3 公尺,雙行植畦寬 5 6 公尺,高度 1.8 2 公尺
如要耐用,以水泥柱當骨架,縱橫拉鐵線最妥當。


2015年4月11日 星期六

絲瓜生長特性



 對環境條件的要求:
  
  絲瓜喜歡高溫且日照充足的氣候,很適合在高溫多濕的夏天栽培。在高溫下生長強健、發育快速,果實生長快速而且大。
  開花結果期溫度要求較高,在炎熱的夏秋只要不缺水、肥,開花結果會一直很旺盛。一般在溫度合適、風吹小和有露水的天氣絲瓜的結果和生長最好。

以下列出我們所瞭解到的資料:

2015年4月5日 星期日

絲瓜栽種分布

  絲瓜隨著移民被帶進台灣後,因為能普遍適應各地區的氣候,很快地成為了非常普遍的蔬菜作物,而現在大面積栽種的主要為中南部地區,因其氣候溫暖、水分充足,全年皆可種植。我們蒐集了一些資料來了解絲瓜地理分布情形:

2015年4月1日 星期三

絲瓜主要品種、分類

  絲瓜是一種適合種植於夏季的蔬菜,喜歡生長在溫度較高而且潮濕的環境中,高溫高濕會使它發展快速、葉片較大、枝條健壯。在台灣,因為各個地區的氣候條件、土壤、管理上的不同,加上各農改場、農民的育種改良,而有許多品種出現;而我們則依果實的外型大致加以區分為以下:

絲瓜小檔案


絲瓜

英文名:loofahVegetable spongeSuakwa Vegetablesponge
別名:菜瓜、彎瓜、水瓜、天羅、布瓜、絲夾、角瓜

界:植物界 Plantae
 門: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
  綱: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
   目:葫蘆目 Cucurbitales
    科:葫蘆科 Cucurbitaceae
      屬:絲瓜屬 Luffa
        種:絲瓜 Luffa cylindrica

  絲瓜是蔓性的一年生草本,俗稱菜瓜,源自於亞洲的熱帶地區,得名於清朝,泉州府誌記載了絲瓜得名的由來,其中寫道:「老則其中有絲,故名」。現在在印度還可以看到野生種的絲瓜。